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of 傷寒論

This ebook is for the use of anyone anywhe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most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t no cost and with almost no restrictions whatsoever. You may copy it, give it away or re-use it under the terms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cense included with this ebook or online at www.gutenberg.org. If you are not loc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you will have to check the laws of the country where you are located before using this eBook.

Title: 傷寒論

Author: active 168-196 Zhongjing Zhang

Release date: January 14, 2008 [eBook #24272]

Language: Chinese

*** START OF 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傷寒論 ***

Produced by Zhi Wen Xu

傷寒論 張機 序   論曰。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怪當今居 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 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 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 之疾,患及禍至,而方振慄;降志屈節,欽望互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資百 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 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失!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 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 身居厄地,矇矇味味,蠢若游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 徹物,危若冰書,至於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 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 《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 《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 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 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 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 來之聞也。 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終順舊。省疾問病,務在 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歐陽,三部不參, 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閉庭,盡不見察,所 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雲,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 聞博識,知之次也。餘宿尚方術,諸事斯語。 捲其一 辨脈法第一 問曰:脈有陰陽者,何謂也?答曰:凡脈大、浮、數、動、滑,此名陽也;脈沉、 澀、弱、弦、微,此名陰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 問曰:脈有陽結陰結者,何以別之?答曰:其脈浮而數,能食,不大便者,此為 實,名曰陽結也,期十六日當劇。其脈沉而遲,不能食,身體重,大便反硬,名 曰陰結也。期十四日當劇。 問曰:病有灑淅惡寒而複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 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 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假令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 陰中,則發熱也。 陽脈浮(一作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 其脈沉者,榮氣微也。 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 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 脈(一雲秋脈)藹藹,如車蓋者,名曰陽結也。 脈(一雲夏脈)纍纍,如循長竿者,名曰陰結也。 脈瞥瞥,如羹上肥者,陽氣微也。 脈縈縈,如蜘蛛絲者,陽氣(一雲陰氣)衰也。 脈綿綿,如瀉漆之絕者,亡其血也。 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一作縱)。 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 陰陽相搏,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陰動則發熱。形冷、惡寒者,此三焦傷也。 若數脈見於關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者,名曰動也。 陽脈浮大而濡,陰脈浮大而濡,陰脈與陽脈同等者,名曰緩也。 脈浮而緊者,名 曰弦也。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脈緊者,如轉索無常也。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 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問曰:病有戰而汗出,因得解者,何也?答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 故當戰而汗出也。其人本虛,是以發戰。以脈浮,故當汗出而解也。 若脈浮而數,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虛;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發戰也。 問曰:病有不戰而汗出解者,何也?答曰: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解也。 問曰:病有不戰,不汗出而解者,何也?答曰:其脈自微,此以曾經§發汗、若吐、 若下、若亡血,以內無津液,此陰陽自和,必自愈,故不戰、不汗出而解也。 問曰:傷寒三日,脈浮數而微,病人身涼和者,何也?答曰:此為欲解也。解以 夜半。脈浮而解者,濈然汗出也;脈數而解者,必能食也;脈微而解者,必大汗 出也。 問曰:病脈,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別之?答曰:寸口、關上、尺中三處,大小、 浮沉、遲數同等,雖有寒熱不解者,此脈陰陽為和平,雖劇當愈。 立夏得洪(一作浮)大脈,是其本位。其人病身體苦疼重者,鬚髮其汗。若明日 身不疼不重者,不鬚髮汗。若汗濈自出者,明日便解矣。何以言之?立夏得洪大 脈,是其時脈,故使然也。四時仿此。 問曰: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答曰: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 夜半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 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 寸口脈浮為在表,沉為在里,數為在府,遲為在藏。假令脈遲,此為在藏也。 趺陽脈浮而澀,少陰脈如經也,其病在脾,法當下利。何以知之?若脈浮大者, 氣實血虛也。今趺陽脈浮而澀,故知脾氣不足,胃氣虛也。以少陰脈弦而浮(一 作沉),才見此為調脈,故稱如經也。若反滑而數者,故知當屎膿也。 寸口脈浮 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風則傷衛,寒則傷榮。榮衛俱病,骨節煩疼,當發 其汗也。 趺陽脈遲而緩,胃氣如經也。趺陽脈浮而數,浮則傷胃,數則動脾,此非本病, 醫特下之所為也。榮衛內陷,其數先微,脈反但浮,其人必大便硬,氣噫而除。 何以言之?本以數脈動脾,其數先微,故知脾氣不治,大便硬,氣噫而除。今脈 反浮,其數改微,邪氣獨留,心中則飢,邪熱不殺谷,潮熱發渴,數脈當遲緩, 脈因前後度數如法,病者則飢。數脈不時,則生惡瘡也。 師曰:病人脈微而澀者,此為醫所病也。大發其汗,又數大下之,其人亡血,病 當惡寒,後乃發熱,無休止時,夏月盛熱,欲著復衣,冬月盛寒,欲裸其身,所 以然者,陽微則惡寒,陰弱則發熱,此醫發其汗,令陽氣微,又大下之:令陰氣 弱,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十 一月之時,陽氣在里,胃中煩熱,以陰氣內弱,不能勝熱,故欲裸其身。又陰脈 遲澀,故知血亡也。 脈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熱屬藏者,攻之,不令發汗。屬府者,不令溲數。溲數 則大便硬,汗多則熱愈,汗少則便難,脈遲尚未可攻。 脈浮而洪,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水漿不下,體形不仁,乍靜乍亂,此為命絕也。 又未知何藏先受其災,若汗出發目閏 ,喘不休者,此為肺先絕也。陽反獨留,形 體如煙熏,直視搖頭,此心絕也。唇吻反青,四肢執水習者,此為肝絕也。環口 黧黑,柔汗發黃者,此為脾絕也,溲便遺失、狂言、目反直視者,此為腎絕也。 又未知何藏陰陽前絕,若陽氣前絕,陰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青;陰氣前絕, 陽氣後竭者,其人死,身色必赤,腋下溫,心下熱也。 寸口脈浮大,而醫反下之,此為大逆。浮則無血,大則為寒,寒氣相搏,則為腸 鳴,醫乃不知,而反飲冷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趺陽 脈浮,浮則為虛,浮虛相搏,故令氣□。言胃氣虛竭也。脈滑,則為噦。此為醫 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脈浮而 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 汗,其身必癢也。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 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里氣不守,故使邪中於 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胚酸,所為陽中霧露之氣, 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氣微 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藏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 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胃氣虛竭也。脈 滑,則為噦。此為醫咎,責虛取實,守空迫血。脈浮、鼻中燥者,必衄也。 諸脈浮數,當發熱,而灑淅惡寒,若有痛處,飲食如常者,畜積有膿也。脈浮而 遲,面熱赤而戰惕者,六七日當汗出而解。反發熱者,差遲。遲為無陽,不能作 汗,其身必癢也。 寸口脈陰陽俱緊者,法當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清邪中上,名曰潔也; 濁邪中下,名曰渾也,陰中於邪,必內慄也,表氣微虛,里氣不守,故使邪中於 陰也。陽中於邪,必發熱、頭痛、項強、頸攣、腰痛、脛酸,所為陽中霧露之氣, 故曰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陰氣為慄,足膝逆冷,便溺妄出,表氣微虛,里氣微 急,三焦相混,內外不通,上焦怫鬱,藏氣相熏,口爛食斷也。中焦不治,胃氣 上沖,脾氣不轉,胃中為濁,榮衛不通,血凝不流。若衛氣前通者,小便赤黃, 與熱相搏,因熱作使,游於經絡,出入藏府,熱氣所過,則為癰膿。若陰氣前通 者,陽氣厥微,陰無所使,客氣內入,嚏而出之,聲嗢咽塞,寒厥相逐,為熱所 擁,血凝自下,狀如豚肝,陰陽俱厥,脾氣弧弱,五液註下,下焦不闔,清便下 重,令便數難,臍§築湫痛,命將難全。 脈陰陽俱緊者,口中氣出,唇口乾燥,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 也。到七日以來,其人微發熱,手足溫者,此為欲解;或到八日以上,反大發熱 者,此為難治。設使惡寒者,必欲嘔也;腹內痛者,必欲利也。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 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病六七日,手足三 部脈皆至,大煩而口噤不能言,其躁擾者,必欲解也。若脈和,其人大煩,目重, 瞼*內際黃者,此為欲解也。 脈浮而數,浮為風,數為虛,風為熱,虛為寒,風虛相搏,則灑淅惡寒也。 脈浮而滑,浮為陽,滑為實,陽實相搏,其脈數疾,衛氣失度,浮滑之脈數疾, 發熱汗出者,此為不治。 傷寒咳逆上氣,其脈散者死。謂其形損故也。 平脈法第二 問曰:脈有三部,陰陽相乘。榮衛血氣,在人體躬。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 游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觀脈,大小 不同,一時之間,變無經常,尺寸參差,或短或長。上下乖錯,或存或亡。病輒 改易,進退低昂。心迷意惑,動失紀綱。願為具陳,令得分明。師曰:子之所問, 道之根源。脈有三部,尺寸及關。榮衛流行,不失衡銓。

腎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經常,不失銖分。

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環。當復寸口,虛實見焉。

變化相乘,陰陽相干。風則浮虛,寒則牢堅;沉潛水畜,支飲急弦;動則為痛, 數則熱煩。

設有不應,知變所緣,三部不同,病各異端。

太過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見,中必有姦,審察表裡,三焦別焉,知其所舍, 消息診看,料度府藏,獨見若神。為子條記,傳與賢人。

師曰:呼吸者,脈之頭也。初持脈,來疾去遲,此出疾入遲,名曰內虛外實也。 初持脈,來遲去疾,此出遲入疾,名曰內實外虛也。

問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脈而知之,願聞其說。

師曰:病家人請雲,病人若發熱,身體疼,病人自卧。師到,診其脈,沉而遲者, 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表有病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遲,故知愈也。

假令病人雲,腹內卒痛,病人自坐。師到,脈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 之?若里有病者,脈當沉而細,今脈浮大,故知愈也。

師曰:病家人來請雲,病人發熱,煩極。明日師到,病人向壁卧,此熱已去也。 設令脈不和,處言已愈。

設令向壁卧,聞師到,不驚起而盼視,若三言三止,脈之,咽唾者,此詐病也。 設令脈自和,處言汝病大重,當須服吐下藥,針灸數十百處,乃愈。

師持脈,病人欠者,無病也。脈之,呻者,病也。言遲者,風也。搖頭言者,里 痛也。行遲者,表強也。坐而伏者,短氣也。坐而下一腳者,腰痛也。里實護腹, 如懷卵物者,心痛也。

師曰: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非喉痹也。病人雲: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

問曰:人病恐怖者,其脈何狀?師曰:脈形如循絲,纍纍然,其面白脫色也。

問曰:人不飲,其脈何類?師曰:其脈自澀,唇口乾燥也。

問曰:人愧者,其脈何類?師曰:脈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問曰:經說,脈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謂也?師曰:脈者,人以指按之,如三菽 之重者,肺氣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氣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氣也;如十二菽之 重者,肝氣也;按之至骨者,腎氣也。

假令下利,寸口、關上、尺中,悉不見脈,然尺中時一小見,脈再舉頭者,腎氣 也。若見損脈來至,為難治。

問曰:脈有相乘、有縱、有橫、有逆、有順,何也?師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 名曰縱;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橫;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金行乘 水,木行乘火,名曰順也。

問曰:脈有殘賊,何謂也?師曰:脈有弦、緊、浮、滑、沉、澀,此六者名曰殘 賊,能為諸脈作病也。

問曰:脈有災怪,何謂也?師曰:假令人病,脈得太陽,與形證相應,因為作湯。 比還送湯如食頃,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師曰:我前來不見此證,今乃 變異,是名災怪。又問曰:何緣作此吐利?答曰:或有舊時服藥,今乃發作,故 名災怪耳。

問曰:東方肝脈,其形何似?師曰:肝者木也,名厥陰,其脈微弦濡弱而長,是 肝脈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 假令得純弦脈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脈如弦 直,是肝藏傷,故知死也。

南方心脈,其形何似?師曰:心者火也,名少陰,其脈洪大而長,是心脈也。心 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脈來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脈來頭小本大者,故名復,病在表也。上 微頭小者,則汗出;下微本大者,則為關格不通,不得尿。頭無汗者可治,有汗 者死。

西方肺脈,其形何似?師曰:肺者金也,名太陰,其脈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脈。 若得緩遲者,皆愈;若得數者,則劇。何以知之?數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 當癰腫,為難治也。

問曰:二月得毛浮脈,何以處言至秋當死。師曰:二月之時,脈當濡弱,反得毛 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脈屬木,應濡弱,反得毛浮者,是肺脈也。 肺屬金,金來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師曰:脈,肥人責浮,瘦人責沉。肥人當沉,今反浮;瘦人當浮,今反沉,故責 之。

師曰: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此皆不治,決死也。若 計其餘命死生之期,期以月節克之也。

師曰:脈病人不病,名曰行屍,以無王氣,卒眩僕不識人者,短命則死。人病脈 不病,名曰內虛,以無穀神,雖困無苦。

問曰:翕奄沉,名曰滑,何謂也?沉為純陰,翕為正陽,陰陽和合,故令脈滑。 關尺自平,陽明脈微沉,食飲自可。少陰脈微滑,滑者緊之浮名也,此為陰實, 其人必股內汗出,陰下濕也。

問曰:曾為人所難,緊脈從何而來?師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脈 緊也。假令咳者,坐飲冷水,故令脈緊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虛冷,故令脈緊也。

寸口衛氣盛,名曰高;榮氣盛,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綱。衛氣弱,名曰惵; 榮氣弱,名曰卑;惵卑相搏,名曰損。衛氣和,名曰緩;榮氣和,名曰遲;遲緩 相搏,名曰沉。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陽氣長,其色鮮,其顏光,其聲商,毛髮長;遲則陰氣盛, 骨髓生,血滿,肌肉緊薄鮮硬。陰陽相抱,榮衛俱行,剛柔相搏,名曰強也。

趺陽脈滑而緊,滑者胃氣實,緊者脾氣強。持實擊強,痛還自傷,以手把刃,坐 作瘡也。

寸口脈浮而大,浮為虛,大為實。在尺為關,在寸為格。關則不得小便,格則吐 逆。

趺陽脈伏而澀,伏則吐逆,水谷不化,澀則食不得入,名曰關格。

脈浮而大,浮為風虛,大為氣強,風氣相搏,必成隱疹,身體為癢。癢者名泄風, 久久為痂癩。

寸口脈弱而遲,弱者衛氣微,遲者榮中寒。榮為血,血寒則發熱;衛為氣,氣微 者心內飢,飢而虛滿不能食也。

膚陽脈大而緊者,當即下利,為難治。

寸口脈弱而緩,弱者陽氣不足,緩者胃氣有餘。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氣填於膈 上也(一作下)。

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 轉即氣動,隔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不行,澀者榮氣不逮。榮衛不能相將,三焦無所仰,身 體痹不仁。榮氣不足,則煩疼,口難言;衛氣虛,則惡寒數欠。三焦不歸其部, 上焦不歸者,噫而酢吞;中焦不歸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歸者,則遺溲。

趺陽脈沉而數,沉為實,數消谷。緊者,病難治。

寸口脈微而澀,微者衛氣衰,澀者榮氣不足。衛氣衰,面色黃;榮氣不足,面色 青。榮為根,衛為葉。榮衛俱微,則根葉枯槁,而寒慄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陽脈浮而芤,浮者衛氣衰,芤者榮氣傷,其身體瘦,肌肉甲錯,浮芤相搏,宗 氣衰微,四屬斷絕。

寸口脈微而緩,微者衛氣疏,疏則其膚空;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谷 入於胃,脈道乃行,而入於經,其血乃成。榮盛,則其膚必疏,三焦絕經,名曰 血崩。

膚陽脈微而緊,緊則為寒,微則為虛,微緊相搏,則為短氣。

少陰脈弱而澀,弱者微煩,澀者厥逆。

趺陽脈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膚硬。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隔,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 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當刺期門、巨闕。

寸口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

寸口諸微亡陽,諸濡亡血,諸弱發熱,諸緊為寒。諸乘寒者,則為厥,鬱冒不仁, 以胃無谷氣,脾澀不通,口急不能言,戰而慄也。

問曰:濡弱何以反適十一頭?師曰:五藏六府相乘故令十一。

問曰:何以知乘府,何以知乘藏?師曰:諸陽浮數為乘府,諸陰遲澀為乘藏也。

捲第二

傷寒例第三

陰陽大論雲: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清涼,冬氣冷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於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

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

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

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 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 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 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 氣也。

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占之。

九月霜降節後,宜漸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後,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 以冰雪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後,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

從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 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 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

其冬有非節之暖者,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後,更相重 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後章。

從立春節後,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 於冬時伏寒,變為溫病。

從春分以後,至秋分節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 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 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微。其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 殊耳。

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也。然氣候亦有應 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成病氣也。

但天地動靜,陰陽鼓擊者,各正一氣耳。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 為冬之怒。

是故冬至之後,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後,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 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 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也。

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 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病瘧;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冬傷於寒,春 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

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久淹,困乃告醫。醫人又不依次 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效也。今搜採仲景舊論,錄其證 候診脈聲色,對病真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又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餐居亦異。是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 之能,以訓後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凡傷於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於寒而病者,必死。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以其脈俠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 鼻乾、不得卧。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以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此三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以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 乾。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 舌乾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 縮。此三經皆受病,己入於府,可下而已。

若兩感於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乾、煩滿而渴;二日 陽明受之,即與太陰俱病,則腹滿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 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 六府皆受病,則榮衛不行,府藏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太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 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 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乾,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 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尺寸陷者,大危。

若更感異氣,變為他病者,當依舊壞證病而治之。若脈陰陽俱盛,重感於寒者, 變成溫瘧。

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於風,變為風溫。陽脈洪數,陰脈實大者,遇溫熱, 變為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緊者,更遇溫氣,變為溫疫(一 本作瘧)。以此冬傷於寒,發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 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數日乃說, 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若或差遲, 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 者。不在證治,擬欲攻之,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

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 滿大實,堅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 內虛熱入,協熱遂利,煩躁諸變,不可勝數,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

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機, 應若影響,豈容易哉!

況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 不暇計日。

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術淺狹,懵然 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歿,自謂其分,至今冤魂塞於冥路,死屍盈於曠 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後,發表攻里,本自不同,而執迷妄意者,乃雲神丹、甘 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 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之士,但務彼 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 焉。

凡發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可半日中盡三服。 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重病者,一日一夜,當日卒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 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

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 少,不能消之,便更與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與之。 與之常令不足,勿極意也。言能飲一鬥,與五升。若飲而腹滿,小便不利,若喘 若噦。不可與之。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 強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複數。 凡得病厥,脈動數,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 初躁後靜,此皆愈證也。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 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 凡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 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 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

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

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至乍疏乍數 者,死。脈至如轉索者,其日死。譫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 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辨痙濕暍脈證第四 傷寒所致太陽,痙、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 柔痙,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 張者,痙病也。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一作緩)者,此名濕痹(一雲中濕)。濕痹之 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 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雲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雲:此可發汗, 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 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 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 所致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 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 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五   一、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二、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三、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病,嘔逆,脈陰陽俱緊者,
名為傷寒。

  四、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一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
為傳也。

  五、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六、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 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 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七日愈。
發於陰,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八、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
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九、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一0、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
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一二、太陽中巳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
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 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 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 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取依前 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取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 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 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一三、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一四、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二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桂枝二兩(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一五、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
不得與之。

  一六、太陽病三日,巳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 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一八、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樸、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二 0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 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附子。 將息如前法。

  二一、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 將息如前法。

  二二、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 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二三、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圊 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 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 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 各一兩 大棗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
滓,溫服六合。本雲:桂枝湯三合,麻黃湯三合,併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

  二四、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
愈。

  二五、取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技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
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薑一兩 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 溫服一升,日再服。本雲:桂枝湯二份,麻黃湯一份,合為二升,分再用。今合 為一方。將息如前法。

  二六、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綿裹)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人參三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二服。

  二七、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宜 桂枝二越婢�湯。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四枚(擘) 生薑 一兩二銖(切) 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 服一升。本雲: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校二份, 越婢一份。

  二八、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 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湯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切) 白术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 (擘)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本云:桂枝 湯,今去桂加茯苓、白术。

  二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 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 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 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炙)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 甘草(炙)各四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調胃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兩(炙) 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溫服
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 乾薑三兩。

  三 0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脛拘急而譫語。 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 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腔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 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躁,陽明內結,譫語煩亂, 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 腔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捲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中)第六   三一、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生薑三兩(切) 甘草 二兩(炙) 芍藥二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六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餘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三二、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三三、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四兩 麻黃三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芍藥二兩 桂枝二兩(去 皮) 生薑二兩(切)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黃,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
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三四、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
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 甘草二兩(炙)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
服。

  三五、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
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 杏仁七十個(去 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 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餘如桂枝法將息。

  三六、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三七、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
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三八、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
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目閏,此為逆也。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枚(去 皮尖) 生薑三兩(切)大棗十枚(擘) 石膏如雞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 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三九、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
之。

  四 0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
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去節) 芍藥 細辛 乾薑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五味子 半升 半夏(洗)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蕘花(如一 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者, 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 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林)億等謹按:小青龍湯,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蕘花下十二水。水 若去,利則止也。又按《千金》,形腫者,應內麻黃,乃內杏仁者,以麻黃發其陽 故也。以此證之,豈非仲景意也。

  四一、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 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四二、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四三、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芍藥三兩 大棗十 二枚(擘) 厚樸二兩

(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四四、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四五、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 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技湯。

  四六、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 當發其汗。到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 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四七、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四八、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向 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 色緣緣正赤者,陽氣佛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佛鬱不 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 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山不徹?以脈澀故知也。

  四九、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
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裡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五 0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
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五一、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五二、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五三、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
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

  五四、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
汗則愈,宜桂枝湯。

  五五、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五六、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 里,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五七、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五八、凡病,若發許,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五九、大下之後,複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 必自愈。

  六 0 、下之後,複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六一、下之後,複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 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
去滓,

  六二、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四兩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
芍藥、生薑、人參。

  六三、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
石膏湯。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去節) 杏仁五十個(去皮尖) 甘草二兩(炙) 石膏半斤(碎、 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 溫服一升。

  六四、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技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六五、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 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 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六六、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厚樸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厚樸半斤(炙,去皮) 生薑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兩(炙) 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六七、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 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去皮) 白術 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六八、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 甘草各三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六九、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一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七 0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
胃承氣湯。

  七一、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
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去皮) 澤瀉一兩六銖 白術十八銖 株茯苓十八銖 桂枝半 兩(去皮)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 息。

  七二、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七三、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七四、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
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七五、未持脈時,病人手叉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
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七六、發汗後,水藥不構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發汗吐下後, 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顛倒,心中懊儂,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 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個,先煮梔子得二分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
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甘草二兩(炙)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生薑五兩(切) 香豉四合(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 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七七、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七八、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 湯主之。

  七九、傷寒下後,心煩腹滿,卧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

梔子厚樸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厚樸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八 0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個(擘) 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 後服)。

  八一、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八二、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目閏動,振 振欲僻地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   茯苓 芍藥 生薑各三兩(切) 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八三、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八四、淋家,不可發汗,汗出必便血。

  八五、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發汗則痙。

  八六、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上陷脈急緊,直視不能目旬,不得眠。

  八七、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八八、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

禹餘糧丸方(方佚)   八九、病人有寒,複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九 0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
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九一、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
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九二、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四逆湯方。

  九三、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複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
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九四、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必先振慄汗出而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
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九五、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
枝湯。

  九六、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 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了 人參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薑各 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 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岑,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者, 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 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 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九七、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 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 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九八、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 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 嘔者,柴胡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九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
主之。

  一 00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
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芍藥六兩 生薑 三兩(切)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
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一 0 一、傷寒中鳳,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證而下
之,若柴胡湯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

  一 0 二、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一 0 三、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 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洗) 生薑五兩(切) 枳實 四枚(炙) 大棗十

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 服。一方,加大黃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一 0 四、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 柴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 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一兩 甘草一兩(炙) 生薑一兩(切)
半夏二十銖(本雲五枚,洗) 大棗四枚(擘) 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
更作。

  一 0 五、傷寒十三日,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 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 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一 0 六、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 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方

  桃仁五十個(去皮尖) 大黃四兩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芒
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
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一 0 七、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
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薑(切) 鉛丹 人參 桂枝(去皮) 茯苓各
一兩半 半夏二合半(洗) 大黃二兩 牡蠣 一兩半(熬) 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棋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
服一升。本雲: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一 0 八、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其門。

  一 0 九、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 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一 0 、太陽病二日,反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 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 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硬,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不多; 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谷氣下流故也。

  一一一、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 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 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 足躁擾,捻衣摸底,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一一二、傷寒脈浮,醫者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 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牡蠣五兩(熬) 蜀漆三兩(洗去腥) 龍骨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一一三、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譫語,弱者發熱脈
浮,解之,當汗出愈。

  一一四,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清血,名為
火邪。

  一一五、脈浮熱甚,而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吐血。

  一一六、微數之脈,鎮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 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 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煩 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

  一一七、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 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也。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 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雲:桂枝湯,今加桂滿 五兩。所以加掛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一一八、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牡蠣二兩(熬) 龍骨二兩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

  一一九、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一二 0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 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 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一二一、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
內煩也。

  一二二、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
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一二三、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 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 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徵,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一二四、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 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 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

抵當湯方   水蛭(熬) 虻蟲各三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 大黃 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一二五、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 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 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 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里故也,抵當湯主之。

  一二六、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 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水蛭二十個(熬) 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 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
 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日卒時當下血,若不下 者,更服。

  一二七、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捲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下)第七   一二八,問曰:病有結胸,有藏結,其狀如何?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 名曰結胸也。

  一二九、何謂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 四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胎滑者,難治。

  一三O、藏結無陽證,不住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一三一、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各,宜大 陷胸丸。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 葶藶子半升(熬) 芒硝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熬)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 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 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一三二、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一三三、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一三四、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 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 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 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 黃。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
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一三五、傷寒六七日,結胞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
湯主之。

  一三六、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
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一三七、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
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便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一三八、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湯方   黃連一兩 半夏半升(洗) 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
分溫三服。

  一三九、太陽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
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一四 0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 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 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一四一、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氵巽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 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 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寸方匕服,湯用五合。身熱皮粟不解,欲引衣自 復者,若以水氵巽之洗之,益令熱劫不得去,當汗而不汗則煩,假令汗出已,腹 中痛,與芍藥三兩如上法。

三物小白散方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貝母三分

  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 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一四二、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 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以請不止, 當刺期間。

  一四三、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返身涼,
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一四四、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
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一四五、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
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一四六、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
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一兩半(去皮) 芍藥一兩半 黃芩一兩半 人參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洗)大棗六枚(擘)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
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一四七、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
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去皮)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岑三兩 牡蠣二 兩(熬) 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一四八、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 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 僅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 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 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一四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 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道,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 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 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 黃芩 乾薑 人參 甘草(炙)各三兩 黃連一兩 大棗 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一五 0 、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 其人心煩。

  一五一、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一五二、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 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 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 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下後病不除者,明日 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一五三、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裡俱虛。陰 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 黃,手足溫者易愈。

  一五四、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一五五、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一兩 黃芩一兩 附子一兩(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一五六、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日燥,煩,小
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一五七、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
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 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 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 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茶湯,去桂枝术,加黃連,並瀉肝法。

  一五八、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 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 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炙)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大棗十二枚(擘) 黃連一 兩 乾薑三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一五九、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 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 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一六 0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
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一六一、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
湯主之。

旋覆代赭湯方   旋覆花三兩 人參二兩 生薑五兩 代赭一兩 甘草三兩(炙) 半夏半升 (洗)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一六二、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 草石膏湯。

  一六三、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方   桂枝四兩(別切) 甘草四兩(炙) 白術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
升,日再、夜一服。

  一六四、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
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一六五、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一六六、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 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 赤小豆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 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合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諸 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一六七、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人陰筋者,此名藏結,死。

  一六八、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里,表裡俱熱,時時惡 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一六九、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一七 0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小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
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一七一、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愈、肝愈。
慎勿下之。

  一七二、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
湯主之。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二十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三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洗) 生薑一兩半(一方三兩,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一七三、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 甘草三兩(炙) 乾薑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人參二兩 半 夏半升(洗) 大棗十

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

  一七四、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 虛而澀者,桂校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術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 枚(擘) 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術湯方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白術四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兩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 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未 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 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一七五、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 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術二兩 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取得微汗則解。 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一七六、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白虎湯方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兩(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一七七、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 生薑三兩(切) 人參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生地黃 一斤(酒洗) 阿膠二兩 麥門冬半斤(去心) 麻仁半升 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 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一七八、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得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 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 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捲第五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   一七九、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 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一八 0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一八一、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 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也。

  一八二、問曰:陽明病外證雲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一八三、問曰: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
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

  一八四、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主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
傳,始雖惡寒,二日自上,此為陽明病也。

  一八五、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傷寒發
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降臨陽明也。

  一八六、傷寒三日,陽明脈大。

  一八七、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陽。太陰者,身當發黃, 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一八八、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一八九、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 則腹滿,小便難也。

  一九 0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一九一、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
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別故也。

  一九二、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翕如有
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谷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一九三、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一九四、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 攻其熱必噦。

  一九五、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此欲作谷癉。 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一九六、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一九七、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
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一九八、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
咽不痛。

  一九九、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農者,身心發黃。

  二 00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二 0 一、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二 0 二、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

  二 0 三、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差,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必 大便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 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 知不久必大便也。

  二 0 四、傷寒嘔多,雖有陽明病證,不可攻之。

  二 0 五、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二 0 六、陽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攻之必發熱,色黃者,小便不利也。

  二 0 七、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二 0 八、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 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 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 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半斤(炙,去皮) 枳實五枚(炙)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更煮取二升,去滓。
內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餘勿服。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 厚樸二兩(炙,去皮) 枳實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回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當更衣,不爾者 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二 0 九、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大承氣湯,不硬者,不可與之。 若不大便六七,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矢氣者,此 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矢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 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複復硬而少也,以小 承氣湯和之。不轉矢氣者,慎不可攻也。

  二一 0 、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直視譫語,喘滿者死, 下利者亦死。

  二一一、發汗多,重發汗者,亡其陽,譫語,脈短者死,脈自和者不死。

  二一二、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 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傷而不安,微 喘直視,脈弦者生,澀者死,微者,但發熱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若一服利, 則止後服。

  二一三、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 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二一四、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因與承氣湯一升, 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澀者, 里虛也,為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二一五、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 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

  二一六、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
實而瀉之,濈然汗出則愈。

  二一七、汗出譫語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為風也。須下者,過經乃可下之。
下之若早,語言必

亂,以表虛里實故也。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二一八、傷寒四五日,脈沉而喘滿,沉為在里。而反發其汗,津液越出,大
便為難。表虛里實,久則譫語。

  二一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於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
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自虎湯主之。

  二二 0 、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
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二二一、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 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 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農。舌上胎者。梔子豉湯主之。

  二二二、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二二三、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阿膠 滑石(碎)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
服。

  二二四、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
利其小便故也。

  二二五、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二二六、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二二七、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二二八、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澳農,飢不能食, 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二二九、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二三 0 、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胎者,可與小柴胡湯。上 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二三一、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 通,鼻乾,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 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二三二、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盡,腹滿加噦著,不治。

  二三三、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為津液內竭,雖硬不可 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蜜煎導方   食蜜七合

  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當須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欲可丸,並手 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內穀道中,以手 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土瓜根方(附方佚) 豬膽汁方(附方)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少許法醋,以灌穀道內。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 物,甚效。

  二三四、陽明病,脈遲,汗出多,極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二三五、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二三六、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 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 梔子十四枚(擘) 大黃二兩(去皮)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
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二三七、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
忘。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當湯下之。

  二三八、陽明病,下之,心中懊農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滿,初
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二三九、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繞臍痛,煩躁,發作有時者,此有燥屎,故使
不大便也。

  二四 0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癥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
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二四一、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
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氣湯。

  二四二、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難乍易,時有微熱,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
也。

  二四三、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吳茱萸湯方(猛爆型肝炎)———證狀——眼睛有黃色掩蓋白睛及腹部腫大輕按軟而不 痛而有漲氣

  吳茱萸一升(洗)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君)+四 逆散(臣)+牡丹皮(佐)+澤舍(佐)+茯苓(佐)+黃蓮(史)+黃芩(史)+丹參(史)+桂枝(史)+ 紫蘇(史)+薄荷(史)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二四四、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 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 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 宜五苓散。

二四五、脈陽微而汗出少者,為自和也,汗出多者,為太過。陽脈實因發其汗, 出多者,亦為太過。太過者,為陽絕於里,亡津液,大便因硬也。

  二四六、脈浮而芤,浮為陽,有為陰。俘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絕。

  二四七、跌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 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 芍藥半斤 枳實半斤(炙) 大黃一斤(去皮) 厚樸一尺(炙, 去皮) 杏仁一升(去皮尖,熬,別作脂)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二四八、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二四九、傷寒吐後,腹脹滿者,與調胃承氣湯。

  二五 0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便因硬者,與 小承氣湯和之愈。

  二五一、得病二三日,脈弱,無太陽柴胡證,煩躁,心下硬,至四五日,雖 能食,以小承氣湯少少與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與承氣湯一升。若不大便六 七日,小便少者,雖不能食,但初頭硬,後必清,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須小便 利,屎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二、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 此為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三、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四、發汗不解,腹滿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五、腹滿不減,減不足言,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六、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為順也。負者,失也,互相
剋賊,名為負也。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二五七、病人無表裡證,發熱七八日,雖脈浮數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脈
數不解,合熱則消谷善飢,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當湯。

  二五八、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便膿血也。

  二五九、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里不解故也。以為不 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二六 0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二六一、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檗皮湯主之。

梔子檗皮湯方   肥梔子十五個(擘) 甘草一兩(炙) 黃檗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二六二、傷寒瘀熱在裏,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 連軺二兩(連翹根是)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赤小 豆一升 大棗十二枚(擘)  生梓白皮一升(切) 生薑二兩(切) 甘草二 兩(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辨少陽病脈證並治第九
  二六三、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二六四、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
悸而驚。

  二六五、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
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

  二六六、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
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二六七、若已吐、下、發汗、溫計,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
逆,以法治之。

  二六八、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二六九、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二七 0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 不受邪也。

  二七一、傷寒五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二七二、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捲第六

辨太陰病脈證並治第十   二七三、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 必胸下結硬。

  二七四、太陰中風,四肢煩疼,脈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二七五、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

  二七六、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二七七、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二七八、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陽當發身黃,若小便自 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 去故也。

  二七九、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 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 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大黃二兩 芍藥六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二八 0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 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辨少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一   二八一、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二八二、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 制水,故令色白也。

  二八三、病人脈陰陽俱緊,反汗出者,亡陽也,此屬少陰,法當咽癌而復吐
利。

  二八四、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動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
陰汗也。

  二八五、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里,不可發汗。

  二八六、少陰病,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陽已虛,尺脈弱澀者,復不
可下之。

  二八七、少陰病,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脈暴微,手足反溫,脈緊反去
者,為欲解也,雖頓,下利必自愈。

  二八八、少陰病,下利,若利自止,惡寒而踡卧,手足溫者,可治。

  二八九、少陰病,惡寒而踡,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

  二九 0 、少陰中風,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二九一、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二九二、少陰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 七壯。

  二九三、少陰病八九日,一身手足盡熱者,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二九四、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 鼻,或從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二九五、少陰病,惡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二九六、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

  二九七、少陰病,下利止而頭眩,時時自冒者,死。

  二九八、少陰病,四逆,惡寒而身踡,脈不至,不煩而躁者,死。

  二九九、少陰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三 00 、少陰病,脈微細沉,但欲卧,汗出不煩,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 復煩躁不得卧寐者,死。

  三 0 一、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麻黃細辛附子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 細辛二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日三服。

  三 0 二、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
故微發汗也。

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 甘草二兩(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溫服一升,日三服。

  三 0 三、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卧,黃連阿膠湯主之。

黃連阿膠湯方   黃連四兩 黃芩二兩 芍藥二兩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兩(一雲:三挺)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內膠烊盡,小冷,內雞子黃, 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三 0 四、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

附子湯方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術四兩 芍藥三 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三 0 五、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著,附子湯主之。

  三 0 六、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一兩 粳米一升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服七合,內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
服。若一服愈,餘勿服。

  三 0 七、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
桃花湯主之。

  三 0 八、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可刺。

  三 0 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三一 0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 相得,溫分六服。註白粉,即大米粉。

  三�一、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

  三一二、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苦酒湯方   半夏(洗,破如棗核)十四枚 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 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

  三一三、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 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三一四、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白通湯方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三一五、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 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服湯,脈暴出者死。微續者生。

白通加豬膽汁湯方   蔥白四莖 乾薑一兩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豬膽汁 一合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膽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溫再服。
若無膽,亦可用。

  三一六、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
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真武湯方(附加減法)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白術二兩 生薑三兩(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苦咳者,加五味 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藥,加乾薑 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生薑足前為半斤。

  三一七、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 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強人 可四兩)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 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 去芍藥,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病皆與方相應者, 乃服之。

  三一八、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 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炙) 枳實(破,水漬,炙乾) 柴胡 芍藥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 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 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 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三一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三二 0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三二一、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 承氣湯。

  三二二、少陰病,六七日,腹脹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三二三、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場。

  三二四、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 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 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三二五、少陰病,下利,脈微澀,嘔而汗出,必數更衣,反少者,當溫其上, 灸之。

辨厥陰病脈證並治第十二   三二六、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蚘。 下之,利不止。

  三二七、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三二八、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三二九、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三三 0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三三一、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三三二、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 者,恐為除中。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恐暴熱來出而復去也, 後三日脈之,其熱續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 複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與厥相應。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後三日脈之 而脈數,其熱不罷者,此為熱氣有餘,必發癰膿也。

  三三三、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書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
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三三四、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
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使膿血者,其喉不痹。

  三三五、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
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三三六、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
不過五日,以熱五日,故知自愈。

  三三七、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三三八、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藏厥, 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當吐蚘。今病者靜,而復時煩者,此為藏寒。蚘上入其 膈,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蚘聞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 烏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枚 細辛六兩 乾薑十兩 黃連十六兩 附子六兩(炮,去皮) 當 歸四兩 蜀椒四兩(出汗) 桂枝六兩(去皮) 人參六兩 黃檗六兩

  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漬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飯熟 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 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九。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三三九、傷寒熱少微厥,指頭寒,嘿嘿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
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三四 0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給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
元也。

  三四一、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者,其病當愈,四
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三四二、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
故為進也。

  三四三、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三四四、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三四五、傷寒發熱,下利至在甚,厥不止者,死。

  三四六、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
也。

  三四七、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
死。

  三四八、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三四九、傷寒,脈促,手足厥逆,可灸之。

  三五 0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三五一、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三五二、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當歸四逆湯方   當歸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芍藥三兩 細辛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 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大棗二十五枚(孽) 桂
枝三兩(去皮) 細辛 三兩 生薑半斤(切) 吳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
各四升)。

  三五三、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
主之。

  三五四、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三五五、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
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三五六、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
水漬人胃,必作利也。

  三五七、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喉咽
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分 當歸一兩一分 知母十八株 黃芩十 八株 萎蕤十八銖(一作菖蒲) 芍藥六銖 天門冬六銖(去心) 桂枝六銖(去 皮) 茯苓六銖 甘草六銖(炙) 石膏六銖(碎,綿裹) 白術六銖 乾薑六 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 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三五八、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三五九、傷寒,本自寒下,醫反覆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   乾薑 黃岑 黃連 人參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三六 0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今自愈。

  三六一、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今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三六二、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少陰負跌陽者為順也。

  三六三、下利,寸脈反浮數,心中自澀者,心清膿血。

  三六四、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三六五、下,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三六六、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心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三六七、下利,脈數而渴者,今自愈。設不差,心清膿血,以有熱故也。

  三六八、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啐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三六九、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三七 0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三七一、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 兩檗三兩,黃連三兩 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三七二、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 攻表,宜桂枝湯。

  三七三、下利,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三七四、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三七五、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三七六、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三七七、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三七八、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三七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三八 0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者,其人外氣佛鬱,復與之水,以 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三八一、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捲第七

辨霍亂病脈證並治第十三   三八二、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三八三、問曰:病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 名霍亂。霍亂自吐下,又利止,復更發熱也。

  三八四、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 轉人陰必利,本嘔下利者,不可治也。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 明也,便必硬,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不利後,當便硬,硬則能食者 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復過一經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 不屬陽明也。

  三八五、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灸)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乾薑兩半,人參一兩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三八六、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 水者,理中丸主之。

理中丸方   人參 乾薑 甘草(炙) 白术各三兩

  上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許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服之, 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熱,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湯。湯法:以四物依兩數切, 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术, 加桂四兩;吐多者,去术,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术;悸者,加茯苓二兩, 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寒者加乾薑 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 微自溫,勿發揭衣被。

  三八七、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技湯小和之。

  三八八、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三八九、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
四逆湯主之。

  三九 0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
豬膽汁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甘草二兩(炙) 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 片) 豬膽汁(半合)

  上四味,用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加入豬膽汁,分二次溫服。

  三九一、吐利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第十四   三九二、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 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褌散主之。

燒褌散方   婦人中褌近隱處,取燒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此為愈矣。婦人病, 取男子褌燒服。

  三九三、大病差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一升(綿裹)

  上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回升;內枳實、梔子,煮取三升,下豉,更 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復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內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 枚,服之愈。

  三九四、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 者,以下解之。

  三九五、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熬) 澤瀉 蜀漆(暖水洗去腥) 葶藶子(熬) 商陸根(熬) 海 藻(洗去咸) 栝蔞根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於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 便利,止後服。

  三九六、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三九七、傷寒解後,虛贏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 石膏一斤 半夏半斤(洗) 麥門冬一升(去心) 人參二兩 甘 草二兩(炙) 粳米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一升,
日三服。

  三九八、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氣尚弱,不
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並治第十五 夫以為疾病至急,倉卒尋按,要者難得,故重集諸可與不可方治,比之三陰三陽 篇中,此易見也。又時有不止是三陰三陽,出在諸可與不可中也。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 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發汗,躁不得眠。

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

動氣在左,不可發汗,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目閏 。

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沖,正在心端。

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大煩,骨節苦疼,目運,惡寒,食則反 吐。谷不得前。

咽中閉塞,不可發汗,發汗則吐血,氣欲絕,手足厥冷,欲得蜷卧,不能自溫。

諸脈得數動微弱者,不可發汗,發汗則大便難,腹中乾,胃燥而煩,其形相象, 根本異源。

脈微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 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不能自還。

咳者則劇,數吐涎沫,咽中必乾,小便不利,心中飢煩, 日卒時而發,其形似瘧, 有寒無熱,虛而寒慄,咳而發汗,蜷而苦滿,腹中復堅。

厥,脈緊,不可發汗,發汗則聲亂、咽嘶、舌萎、聲不得前。

諸逆發汗,病微者難差;劇者言亂、目眩者死,命將難全。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發汗,汗出則四肢厥逆冷。

傷寒頭痛,翕翕發熱,形象中風,常微汗出自嘔者,下之益煩,心中懊憹如飢; 發汗則致痙,身強,難以屈伸;熏之則發黃,不得小便;灸則發咳唾。

辨可發汗脈證並治第十六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俱周,時出以執水 執水然,一時間許,亦佳。不可令如水流漓。 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必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

凡雲可發汗,無湯者,丸散亦可用;要以汗出為解,然不如湯,隨證良驗。

夫病脈浮大,問病者言,但便硬爾。設利者,為大逆。硬為實,汗出而解。何以 故?脈浮當以汗解。

下利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宜桂枝湯發汗。

捲第八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第十七 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液,後自愈。

此一捲,第十七篇,凡三十一證,前有詳說。

辨不可吐第十八 合四證,已具太陽篇中。

辨可吐第十九 大法,春宜吐。

凡用吐湯,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病胸上諸實,胸中鬱郁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涎唾,下利日十餘行, 其脈反遲,寸口脈微滑,此可吐之,吐之,利則止。

宿食,在上脘者,當吐之。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結,以客氣在胸中;心下滿而煩,欲食不能食者,病在胸中, 當吐之。

捲第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微反在上,澀反在下。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 血。陽氣反微,中風、汗出而反躁煩;澀則無血,厥而且寒。陽微不可下,下之 則心下痞硬。

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

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卧則欲蜷。

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欲得水自灌。

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谷,心下痞也。

咽中閉寒,不可下。下之則上輕下重,水漿不下,卧則欲蜷,身急痛,下利日數 十行。

諸外實者,不可下。下之則發微熱,亡脈厥者,當臍握熱。

諸虛者,不可下。下之則大渴,求水者易愈,惡水者劇。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為陽運,微為陰寒。 上實下虛,意欲得溫。微弦為虛,虛者不可下也。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嚙,粥入 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息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 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谷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浮反在上,數反在下。浮為陽虛,數為無血, 浮為虛,數為熱。浮為虛,自汗出而惡寒;數為痛,振寒而慄。微弱在關,胸下 為急,喘汗而不得呼吸,呼吸之中,痛在於脅,振寒相搏,形如瘧狀,醫反下之, 故令脈數、發熱、狂走見鬼,心下為痞,小便淋瀝,小腹甚硬,小便尿血也。

脈濡而緊,濡則衛*氣微,緊則榮中寒。陽微衛中風,發熱而惡寒;榮緊胃氣冷, 微嘔心內煩。醫為有大熱,解肌而發汗,亡陽虛煩躁,心下苦痞堅。表裡俱虛竭, 卒起而頭眩。客熱在皮膚,悵怏不得眠。不知胃氣冷,緊寒在關元。技巧無所施, 汲水灌其身。客熱應時罷,慄慄而振寒。重被而復之,汗出而冒巔。體惕而又振, 小便為微難。寒氣因水發,清谷不容間。嘔變反腸出,顛倒不得安。手足為微逆, 身冷而內煩。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

脈浮而大,浮為氣實,大為血虛。血虛為無陰,孤陽獨下陰部者,小便當赤而難, 胞中當虛,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應衛家當微,今反更實,津液四射,榮竭 血盡,乾煩而不得眠,血薄肉消,而成暴液。醫復以毒藥攻其胃,此為重虛,客 陽去有期,必下如污泥而死。

脈數者,久數不止,止則邪結,正氣不能復,正氣卻結於藏,故邪氣浮之,與皮 毛相得。脈數者,不可下,下之則必煩,利不止。

脈浮大,應發汗,醫反下之,此為大逆。

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

夫病陽多者熱,下之則硬。

無陽陰強,大便硬者,下之則必清谷腹滿。

傷寒發熱,頭痛,微汗。發汗,則不識人;熏之則喘,不得小便,心腹滿;下之 則短氣,小便難,頭痛,背強;加溫針則衄。

傷寒,脈陰陽俱緊,惡寒發熱,則脈欲厥。厥者,脈初來大,漸漸小,更來漸漸 大,是其候也。如此者惡寒,甚者,翕翕汗出,喉中痛;熱多者,目赤脈多,睛 不慧,醫複發之,咽中則傷;若復下之,則兩目閉,寒多者便清谷,熱多者便膿 血;若熏之,則身發黃;若熨之,則咽燥。若小便利者,可救之;小便難者,為 危殆。

傷寒發熱,口中勃勃氣出,頭痛,目黃,衄不可制,貪水者必嘔,惡水者厥。若 下之,咽中生瘡,假令手足溫者,必下重便膿血。頭痛目黃者,若下之,則兩目 閉。貪水者,脈必厥,其聲嚶,咽喉塞;若發汗,則戰慄,陰陽俱虛。惡水者, 若下之,則里冷不嗜食,大便完谷出;若發汗,則口中傷,舌上白胎,煩躁,脈 數實,不大便,六七日後,必便血;若發汗,則小便自利也。

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爾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 主之。

辨可下病脈證並治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凡服下藥,用湯勝丸,中病即止,不必盡劑也。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遲而滑者,內實也。利未欲止,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 故知有宿食,當下之,宜大承湯。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當宜下之,與大承氣湯。

下利差後,至其年月日複發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氣湯。

病腹中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傷寒後,脈沉。沉者,內實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湯。

脈雙弦而遲者,必心下硬。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也,可以下之,宜大承氣湯。

捲第十

辨發汗吐下後脈證並治第二十二 此第十卷,第二十二篇,凡四十八證,前三陰三陽篇中,悉具載之。

此以下諸方,於隨捲本證下雖已有,緣止以加減言之,未甚明白,似於覽者檢閱 未便,今覆校勘,備列於後: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甘草二兩 生薑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掰) 桂枝二兩(去皮) 麻黃*三兩(去節) 右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葛根,減 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 餘如桂枝法。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厚樸二兩,杏仁五十個, 去皮尖,餘依前法。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 破八片,餘依前法。術附湯方,附於此方內,去桂枝,加白術四兩,依前法。 桂 枝去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芍藥,餘依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於 桂枝湯方內,去芍藥,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餘依前法。 桂枝麻黃各 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去皮) 芍藥 生薑(切) 甘草(炙) 麻黃各一兩(去 節) 大棗四枚(掰) 杏仁二十四個(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右七味,以水五 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桂枝 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去皮)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十六銖(去節) 生 薑一兩六銖(切) 杏仁十六個(去皮尖) 甘草一兩二銖(炙) 大棗五枚(掰) 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 一升,日再。 白虎加人參湯方 於白虎湯方內,加人參三兩,餘依白虎湯法。 桂 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術各三兩,餘依前 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以上九方,病證併在第二捲內。 葛根加半夏湯方 於 葛根湯方內,加入半夏半升,餘依葛根湯法。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於 第二捲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餘依桂枝湯法服 梔子甘 草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餘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梔子生 薑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餘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柴胡加芒 硝湯方 於小柴胡湯方內,加芒硝六兩,餘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桂枝加桂湯 方 於第二捲桂枝湯方內,更加桂二兩,共五兩,餘依前法。 以上六方,病證併 在第三捲內。 柴胡桂枝湯方 桂枝(去皮) 黃芩 人參各一兩半 甘草一兩(炙) 半夏二合半 芍藥一兩半 大棗六枚(掰) 生薑一兩半(切) 柴胡四兩 右九味,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 附 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計) 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 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切) 甘草三兩(炙) 人參三兩乾薑一兩 黃芩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右八味,以 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瀉心湯方 甘 草四兩 黃芩三兩 乾薑三兩 半夏半升(洗) 黃連一兩 大棗十二枚(掰) 右六 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黃芩加半夏 生薑湯方 於黃芩湯方內,加半夏半升,生薑一兩半,餘依黃芩湯法服。 以上五 方,病證併在第四捲內。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 大黃一兩 芍藥六 兩 生薑三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掰)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 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桂枝加芍藥湯方 於第二捲桂枝湯方內,更 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餘依桂枝湯法。 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方 當歸二兩 芍 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通草二兩 桂枝三兩(去皮) 細辛三兩 生薑半斤(切) 大棗二十五枚(掰) 吳茱萸二升 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 去滓,溫分五服。一方水酒各四升。 以上三方,病證併在第六捲內。 四逆加人 參湯方 於四逆湯方內,加人參一兩,餘依四逆湯法服。 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於四 逆湯方內,加入豬膽汁半合,餘依前法服;如無豬膽,以羊膽代之。 以上二方, 病證併在第七捲內。